
湖南中医药大学
高校类型:医药类院校
隶属/性质:湖南省教育厅 / 大学
高校地址:岳麓区含浦科教园学士路300号
联系电话:0731-88458000
关注度:21155
学校主页

- · 关于福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01-01]
- · ( )是对于企业而言,价值很高,并且非常稀 [01-01]
- · 基于战略的薪酬系统设计必须在( )这三个层 [01-01]
- · 职位评价委员会的人数通常为 [01-01]
- · 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起点是 [01-01]
- · 以单向交互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 [09-20]
- · 视听教学起步于 [09-20]
- · 在下列教学媒体中,属于常规教学媒体的是 [09-20]
- · 下面哪种有关电影机工作原理的描述是正确的 [09-20]
- · 在下面几种典型教学程序中,哪种教学程序是按 [09-20]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习期限 | 专业层次 | 专业分类 | 性质 | 报名 |
1 | 药学 | 5年 | 高中起点本科 | 西医类 | 网络 | ![]() |
2 | 中药学 | 5年 | 高中起点本科 | 中医类 | 网络 | ![]() |
3 | 应用心理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西医类 | 网络 | ![]() |
4 | 临床医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西医类 | 网络 | ![]() |
5 | 康复治疗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中医类 | 网络 | ![]() |
6 | 口腔医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西医类 | 网络 | ![]() |
7 | 中医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中医类 | 网络 | ![]() |
8 | 针灸推拿学 | 2.5年 | 高中起点专科 | ![]() |
||
9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中医类 | 网络 | ![]() |
10 | 护理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西医类 | 网络 | ![]() |
11 | 药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西医类 | 网络 | ![]() |
12 | 中药学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中医类 | 网络 | ![]() |
13 | 公共事业管理 | 2.5年 | 专科起点本科 | 经管类 | 网络 | ![]() |
学校简介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53年创办湖南中医进修学校,1960年创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取得中医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目前,学校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现任校(院)党委书记秦裕辉。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学校设有18个学院、2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构建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三级重点学科体系。目前我校成功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中医学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与药学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培育学科”。省级预算安排专项资金8800万,大学每年拟投入1000万,用于引导和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学科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名医名师荟萃。现有专任教师140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774人,有博士生导师112人、硕士生导师56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入选国医大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百人计划”专家7人,“芙蓉学者”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省学科带头人17人,医学学科带头人22人,国家级名中医2人,省级名医69人;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
学校坚持质量办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748人、研究生2465人。建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个。
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名师空间课堂6门、省级微课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近五年,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70余项,省级奖励15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针灸推拿临床操作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护理学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中医院校“远志杯”作品竞赛一等奖等。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年终就业率达95.61%,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7万余名以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主体的精英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坚持聚焦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中医药产业化,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建有科研平台61个,其中国家级3个、部级21个、省级24个、厅级13个。近年来,学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49项,获资助经费1.27亿元。其中获批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新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校(院)拥有5个校办合资企业,牵头成立了湖南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先后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中药新药72个,科技成果转让61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达1.3亿元,三家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38个,近三年销售额达2亿余元。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虎耳草素片、心泰片等中药新药和中华皇欢液、神农茶、生力神功口服液等保健品等均由校(院)研制或参与研发,成为启迪古汉、九芝堂、千金药业、汉森制药、正清制药、湘潭飞鸽制药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胰宁注射液”填补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空白;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安君宁是国内第一个戒毒中药;蜂蜡素胶囊是我省第一个中药Ⅱ类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荣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微中药累计销售总额达10多亿元;古汉养生精上市后三十年经久不衰,屡获殊荣,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秘密技术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多年来作为滋肾补益类OTC药品一直位居湖南省药店销售榜单品排名前列,深受消费者的信赖,累计销售总额达50多亿元。通过校(院)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带动省内42个GAP基地建设,中药种植面积达70万亩,年度新增产值7亿元。
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刘祖贻、熊继柏、王行宽、潘敏求、张涤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建设有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活跃。现有境外学生577名,境外留学生学历教育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学生遍布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欧盟框架计划中国健康领域国内首个联络点成功落户我校,以此为依托建设了“中-卢(卢森堡)中医药合作研究中心”;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联合成立“中-巴民族医药研究中心”;与韩国圆光大学合办了全球首家研究型“孔子学院”;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了全省首个境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在卢森堡、俄罗斯、阿联酋开设中医医疗中心。传统功法演出团被国家汉办列入2017年全球孔子学院巡演活动之一,应邀赴北欧、非洲等6国开展巡演。先后荣获“全国重点对港教育交流项目高校”、“国家重点对台交流项目高校”称号。
面向未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始终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的理念,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同类一流、国际知名、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数据截止到2018年11月)
招生专业

药学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药物制剂、调配、检验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熟练掌握药政管理及药事法规和医药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药研制的基本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心理学学科。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培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基础、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康复治疗学主要用于培养从事医院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此科目,能够从事康复各科的治疗工作、康复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社区康复与预防工作,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开展康复医学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1] 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

培养从事针灸推拿学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高级针灸推拿医学人才。系统掌握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能熟练运用针灸推拿技术及药物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施治。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药学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药物制剂、调配、检验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药剂学、药物分析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熟练掌握药政管理及药事法规和医药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药学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药研制的基本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秉承“国际视野、中国关怀、本土经验、服务北京”的宗旨,以“像对待艺术作品一样对待人才培养”为教育理念,通过对现代管理知识体系及公共意识的教育,努力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与独立人格、全球化视野与中国关怀、公共服务精神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人才。